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活动 > 正文

【学术论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3-04-25

424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海丝知识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联合主办。研讨会设置“新结构经济学与产业升级”和“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与新结构经济学”等两个专题,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就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展开热烈讨论。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第一环节以“新结构经济学与产业升级”为主题,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秘书长王勇教授主持。

王勇教授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丁一兵教授探讨了产业政策引导、要素禀赋变迁与区域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他指出,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变化,要素禀赋也会发生变迁。产业政策既可以通过直接配置资源影响出口产品结构,也可以通过改变要素禀赋优势,间接对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产生影响。此外,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也会对区域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进而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并提高出口综合复杂度。

丁一兵教授

武汉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叶初升教授聚焦技术创新困境背后的创新资源错配问题,指出政府对技术创新质量较高的行业、对上下游产业、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东部地区企业及非国有企业创新支持不足,而对技术创新质量中低的行业、中游产业、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等企业给予了过度的创新支持。他建议,政府要根据创新禀赋支持创新发展,提高创新支持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实现创新的良性循环。

叶初升教授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教授分享了基于技术范式的地区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详细探讨了技术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提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技术多样化创新和技术专业化创新交替占据主导地位,而技术多样化创新的增长经济效应更为稳定,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地区技术频谱的扩展,技术多样化创新的经济效应呈现先增强后衰退的趋势,缺少直接商业收益的特性决定了技术范式变革很难靠市场化进行维持。

郑江淮教授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邓希炜教授分享了关于新全球化与亚洲供应链重组的观点。他认为,大国的经济转型会影响全球化指标的下滑,但现阶段全球化并没有消失,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他指出,服务业的全球化增速比工业要高,服务业可以成为推动全球化的新方向,但目前政府部门没有好的数据去衡量服务业的生产和贸易。在新全球化阶段,追求更具韧性、更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成为发展趋势,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也为东南亚国家和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

邓希炜教授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院长傅元海通过比较分析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发现,技术创新更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而不是技术引进。研究表明,如果行业具备相对较强的技术基础和能力,在技术购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在外资技术溢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他指出,目前中国处于技术创新的跟随型状态,因此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突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获取先进技术知识,二是消化吸收并进行创新突破和超越。

傅元海院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级青年人才樊海潮教授通过贸易所得进行拆解分析,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贸易伙伴国家的影响效应。他发现,在过去20年,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贸易壁垒下降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所得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其中,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正向溢出最大,其对其他国家总体福利的贡献约为1.2%,在全球总体中占据了31%的份额。这表明中国科技实力的发展和高水平的开放政策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

樊海潮教授

研讨会第二环节以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与新结构经济学两大主题,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主持。

韩永辉教授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州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斯丽娟系统性回顾了“一带一路”相关研究主题的期刊发表情况,强调学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深入探究经济、管理、地理、政治等领域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问题,并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她同时指出,新结构经济学提供了解决中国问题的视角和理论支持,鼓励学者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

斯丽娟教授

中共二十大代表、华大基因集团党委书记杜玉涛介绍了生命科技领域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系统性的产业规模设计,指出生物经济是大国科技竞争的必争之地,生命科技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物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非常巨大,特别是在生命科技领域,它不仅可以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还能够提高供应链弹性、降低信息存储成本、推进人类健康和交叉领域的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和加强重视生命科技的研究,以全球视角来应对这一挑战和机遇,并制定相应的整体战略方向。

杜玉涛书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际经贸探索》主编陈伟光教授探讨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机制化建设的策略,阐明“一带一路”的定位是中国发起的多重双边合作、并具有区域合作特性和全球多边合作势态的综合性合作机制。针对“一带一路”的机制化建设,应遵循渐进性、综合性和义利性原则,先聚焦次区域、规则对接,涵盖基础设施、贸易、金融、投资、数字经济等领域,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探索常态化的功能性组织机制,如战略规划协同机制、经贸投资规则机制、投融资机制、保障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

陈伟光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陈波教授分享了关于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内技术溢价的影响的研究。他发现,服务业开放会降低制造业企业的投入成本,增强其盈利能力,从而使得拥有更强谈判能力的技术劳动力受益,拉大了工资收入差距,提高了企业内的技术溢价。此外,服务业开放也会促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增加这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内的技术溢价。这说明相比高技术企业,服务业开放对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溢价扩大作用更加明显。

陈波教授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发展合作部主任赵秋运研究员介绍了佛山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个关键点。首先,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优势互补,打造制造业创新高地,加速数字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其次,要加速佛山金融业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整合创新元素如数据金融交易中心,推进金融生态圈建设。最后,要加快佛山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以实现统一化。

赵秋运主任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智库部主任、高级研究员于佳从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模型切入,介绍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如何通过深入分析自身资源和能力,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所在,并将其转化为优势和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她还介绍了中国团队在帮助这些国家发展工业化方面的努力,通过技术引进和合作,帮助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多方合作共赢的模式促进经济发展。

于佳主任

本次新结构经济学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推动新结构经济学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分享研究成果和交流经验的平台。期待未来新结构经济学取得更多的理论突破和实践成果,为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新黄埔研究院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海丝知识中心B1栋

院长邮箱:hpi@gdufs.edu.cn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