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广外两位教授获评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时间:2022-01-13

1月12日上午,第四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暨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广州举行。我校教授黄建华和石佑启获评优秀社会科学家荣誉称号,我校22项成果在本届评奖中获奖获奖,数量位列全省第6位,其中石佑启教授论文获特等奖,实现特等奖零的突破。

第四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颁奖现场

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现场

大会表彰了获得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家荣誉称号的10位专家学者和230项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我校黄建华和石佑启获优秀社会科学家荣誉称号,入选人数与中山大学并列全省第一。截至目前我校有六位教师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我校22项成果在本届评奖中获奖,获奖数量较上届增加8项,增长57%,位列全省第6位。其中石佑启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题为“中国政府治理的法治路径”论文获特等奖,实现特等奖零的突破。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文(中间)与黄建华、石佑启合影

石佑启代表获奖优秀社会科学家讲话中提到,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作为新时代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代表,要不负伟大时代,争做“三个表率”。一是做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二是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表率。三是做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表率。带着这份无尚的荣耀和沉甸甸的责任,做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据悉,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自2004年开始设立,每两年评选并表彰一次,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政府奖。本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评出优秀成果230项,其中特等奖7项,一等奖62项,二等奖112项,三等奖49项。我校22项成果在本届评奖中获奖,这些奖项的获得一方面是对这些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校多年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的鼓励。此次获奖的成果集中体现了学校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水平,以及产生的重要学术影响、政策影响或社会影响。其中包括8部著作、12篇论文和2篇调研报告,研究领域涵盖语言学、管理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文学、党史党建、新闻与传播学等学科。

合影


优秀社会科学家简介

受表彰的优秀社会科学家是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们坚定文化自信、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术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论武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治学严谨,潜心学术,精益求精,不骄不躁,体现了良好的学风和文风。他们成就突出,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方面推出了一批创新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书育人方面辛勤耕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科后备人才。

  • 石佑启:中国行政法治研究的探索者

1969年生,湖北大悟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立法工作领军人才等。兼任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委法律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等。

他长期致力于政府治理变革与法治政府建设、区域法治、地方立法等领域的前沿问题研究,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出版“区域法治与地方立法研究文丛”,该文丛已出版著作20余部;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编写《中国地方立法蓝皮书》《广东地方立法蓝皮书》,自2015年起每年连续出版;系统研究政府治理与行政法治的基本理论及其制度创新问题,出版《论公共行政与行政法学范式转换》《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府际合作的法律问题研究》等著作与教材3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撰写的调研或咨询报告得到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批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5项等。


  • 黄建华:词典学研究的探索者

1936年4月生,广东广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任校长。

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留中山大学任教。1970年调广州外语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西语系副主任、主任、副院长等职。1977年末至1981年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译审。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起任广州外语学院院长。1995年广州外语学院与广州外贸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即任新大学校长。曾担任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广州翻译协会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兼全国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词典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编委、亚洲辞书学会(ASIALEX)首届会长。

学术上的主攻方向是词典学。在《辞书研究》的创刊号上(1979)发表论文后即被聘为特约撰稿人,接着在该刊连载《词典论》,是国内本学科方向的“领头人”之一。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设了词典学学科研究方向,在全国乃至国际同行中都有一定的声誉。出版的《词典论》、《英俄德法西日语文词典研究》、《双语词典学导论》等词典学专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台湾出版社购买了《词典论》的版权,该著作也被译成韩文在韩国发行。历时16年主编出版了《汉法大词典》,该词典收词丰富,是目前国内最大型的汉法词典,出版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2018年,该词典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兼攻的方向是翻译,早年曾考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科任专职译审(1977末至1981)。曾主译由商务印书馆策划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自然法典》(1982)、《公有法典》(1985)、《塞瓦兰人的历史》(1986)、《论实证精神》(1999)等多部世界学术名著。

曾获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获法国政府授予的棕榈叶二级勋章,还获评为“南粤杰出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南粤楷模”以及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获中国辞书学会授予的“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获奖成果

石佑启的论文《中国政府治理的法治路径》获论文类特等奖

刘建达的著作《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究》获著作类一等奖

冉永平的论文《Building mutual affection-based face in conflict mediation:A Chines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model(冲突调解中的情面建构:汉语关系管理模式)》获论文类一等奖

江澜的著作《古罗马诗歌史》获著作类二等奖

左志刚的著作《促进风险资本与孵化器投资合作的机制和政策研究》获著作类二等奖

曾荣的著作《民国通志馆与近代方志转型》获著作类二等奖

赵卫华的著作《权力扩散视角下的中越南海争端研究》获著作类二等奖

谢迪斌的论文《万隆会议与新中国形象的国际塑造》获论文类二等奖

战明华的论文《互联网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获论文类二等奖

宁凯惠的论文《我国宪法序言的价值构造:特质与趋向》获论文类二等奖

陈云良的论文《构建公共服务法律体系的理论逻辑及现实展开》获论文类二等奖

陈恩维的论文《空间、记忆与地域诗学传承--以广州南园和岭南诗歌的互动为例》获论文类二等奖

赵晨的论文《The role of event structure in language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structural priming in Chinese motion event descriptions (事件结构在语言产出中的作用:来自汉语运动事件描述的结构启动的证据)》获论文类二等奖

韩景泉的论文《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推导》获论文类二等奖

祝振铎的论文《“扶上马、送一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战略变革与父爱主义》获论文类二等奖

申明浩的调研报告《新时代中非合作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获调研报告类二等奖

何传添的调研报告《做好应对新一轮量化宽松的准备工作》获调研报告类三等奖

李云飞的著作《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引论》获著作类三等奖

刘志强的著作《越南古典文学名著研究》获著作类三等奖

袁泉的著作《跨境代孕国际私法问题研究》获著作类三等奖

张向荣的论文《20世纪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发展研究》获论文类三等奖

王雪晔的论文《以“秽”抗争:表演式抗争实践中的“秽”话语及其视觉生产》获论文类三等奖



新黄埔研究院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海丝知识中心B1栋

院长邮箱:hpi@gdufs.edu.cn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