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黄埔大讲堂第44讲回顾 | 陈思佳:眼动追踪方法在口译研究中的应用

    时间:2023-05-31

    5月31日上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的黄埔大讲堂第44讲在腾讯会议举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陈思佳副教授应邀进行题为“眼动追踪方法在口译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

    本讲座聚焦眼动追踪方法在口译研究中的应用,以瞳孔角膜反射眼动仪为基础,讲解眼动追踪的基本原理,介绍主要的眼动指标(包括时间维度的指标和空间维度的指标),分析适合运用眼动追踪方法来探索的口译研究问题,并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讨论如何开展实验设计以确保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怎样提高数据质量,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陈思佳教授开讲

    讲座伊始,陈思佳教授首先对眼动追踪技术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包括该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涉及到的眼球结构与基本原理等。随后陈思佳教授详细讲解了进行眼动追踪实验的主要指标,如扫视与注视两种不同阅读方式的次数、持续时间,词语、句子、段落层面的兴趣区域(AOI),以及回视次数和瞳孔大小等。

    接着,陈思佳教授又列出了许多口译领域适合运用眼动追踪技术进行研究的课题:

    有关口译过程的研究,如对带稿同传的研究、译员以较快语速进行口译时注视次数增多现象的研究;

    有关认知负荷的研究,如在进行认知负荷大小存在差异的任务或进行某一任务不同部分的口译时口译员瞳孔大小的变化;

    专家研究,如对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的视译过程进行比较,根据2019年Chmiel和Lijewska的实验结果,职业译员在进行视译时更倾向于减少观看原文的时间以避免原句尤其是复杂的宾语从句的干扰;代表了口笔译未来研究趋势的接受性研究,即不再关注译员本身的认知过程而是转而研究译出产品使用者的认知过程;将口译与其他语言任务进行对比,或将口译员与笔译工作者、双语人士进行对比的对比性研究。

    陈思佳教授在讲座中还讲解了如何设计眼动追踪实验。她表示,良好的实验设计是保证眼动数据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进行眼动追踪实验设计时需要同时保证实验的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与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内部效度指的是实验者能否从眼动研究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断,外部效度则指的是实验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能否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为保证内部效度,实验者在设计实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对比,选择相关的指标,并保证数据的质量。保证外部效度的方法则包括欠采样等。

    在讲座的尾声,陈思佳教授分享了眼动追踪研究的相关资源,包括眼动追踪研究的入门书籍,如外文的《Eye Tracking Methodology》与中文的《眼动分析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眼动方法奠基的文献、阅读研究相关的文献以及口笔译相关的文献,有关眼动追踪研究的网页与公众号,眼动研究的一些开源公共数据集,进行眼动研究数据换算的工具,等等。

    最后,针对参加讲座的同学的提问,陈教授耐心地进行了详细解答,现场听众都感到收获颇丰,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陈思佳副教授简介:

    陈思佳,语言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荣誉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口笔译认知、口笔译技术和视听翻译,重点通过眼动追踪、电子笔和数位板记录、心理测量、有声思维等方法研究口笔译及其认知过程。目前已在Interpreting, 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Perspective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等SSCI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文章,长期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人、波兰国家科学中心基金评审人、以及SSCI期刊审稿人。


    新黄埔研究院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海丝知识中心B1栋

    院长邮箱:hpi@gdufs.edu.cn

    公众号二维码